基層特稿
清晨,一縷陽光透過薄霧照射出來,整潔的鄉村街道上人們開始忙碌,民族團結和諧廣場上充滿了生機,羽毛球、踢毽子等健身活動逐漸熱鬧了起來;傍晚,微風徐徐,村民們坐在樹蔭下拉家常、聽秦腔,農民自樂班的歌手、樂手個個全神貫注,一曲悠揚的廣場舞《跳到北京》,鼓點強勁有力,歌聲、舞蹈、笑臉、老人、孩子構成了一幅美麗鄉村的新畫卷。
這里就是寧夏能源鋁業掛鉤幫扶點——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涇源縣大灣鄉蘇堡村。蘇堡村地處六盤山東側,海拔2416米,屬陰濕丘陵區域,晝夜溫差大,主要以種植、養殖和勞務輸出等產業為主。農業基礎薄弱,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經濟總量偏小,村民文化素質不高,缺乏科學生產技術,群眾生產生活十分困難。蘇堡村下轄6個自然村,現有農戶383戶,總人口1431人,回族49戶171人,建檔貧困戶98戶376人,低保143戶158人,全村區域總面積8200畝,耕地面積2250畝。
按照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統一安排,寧夏能源鋁業從2014年12月開始,掛鉤幫扶涇源縣大灣鄉蘇堡村,從產業發展、就業扶持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入手精準扶貧,幫助該村全面脫貧。寧夏能源鋁業結合實際情況,選派政治素質好、文化層次高、工作能力突出的優秀干部駐村幫扶,他們會同蘇堡村“兩委”班子成員,克服人手短缺、工作量大、居民分散、道路復雜等各種困難,深入村民家中、田間地頭,和村民交朋友、拉家常,摸底調查,在較短時間就掌握了蘇堡村貧困人口的基本情況,并從發展目標、建設內容、實施步驟、保障措施等方面制定了《大灣鄉蘇堡村精準脫貧規劃》。
由于蘇堡村農業基礎薄弱,全村沒有形成特色化、規?;鲗Мa業,缺乏適應市場需求的龍頭產品,是導致村民無法持續增收、脫貧緩慢的主要原因。為此,工作組結合國家精準扶貧優惠政策,通過“大戶幫,能人帶”的方式進行幫扶,積極引導群眾采取多種措施,發展種、養殖特色產業,幫助全村脫貧致富。李建平是蘇堡村養牛大戶,目前共養牛28頭,其中安格斯牛5頭,2016年出欄10頭,2017年上半年出欄5頭,年收入10萬元,并為楊有有、王東、馮文義等五戶村民提供技術幫扶,使五戶村民養牛均達5頭以上,家庭年收入達到4萬元,目前,全村牛存欄333頭(其中安格斯牛45頭),羊存欄225只,持續發展勢頭良好,村民經濟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有了好政策的扶持和致富帶頭人的示范效應,村民也都忙碌了起來,想辦法努力摘掉自己的窮帽子。強慧是一名身高只有一米五左右的普通農村婦女,丈夫因肢體殘疾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孩子年幼,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她一個人肩上,她起早貪黑,上山摘毛桃、種地、養牛、刺繡、編織,只要能致富,她樣樣都干,瘦小的身軀擔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現在,家里開起了小商店,生活有了很大變化。強慧笑著說:“現在的政策好,樣樣都能掙錢,今天采摘的毛桃就賣了160多元,雖然辛苦了點,可這樣的日子有盼頭。”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規?;洜I、整村扶貧是脫貧致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蘇堡村立足村飼草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大整村扶貧開發力度,逐步推進以草畜、苗木、中蜂為主的致富產業。在草畜產業上,推行養殖標準化、飼草多元化、管理合作化、服務社會化和營銷一體化養殖,采取“2+3+5”暨2頭安格斯牛、3頭育肥牛、5畝飼草的產業配備模式;扶持建檔立卡養殖戶30戶,養牛101頭;為“兜底戶”配套1頭安格斯基礎母牛和2頭育肥牛,由致富帶頭人提供技術服務;種植地膜玉米620畝,紫花苜蓿300畝,實現了以草定畜。在苗木產業上,深化“三個一批”造林模式,成立村級苗木協會,加大苗木田間管理和對外銷售,激勵村民種苗熱情,開展小苗上山,春季造林采購群眾苗木9211株,實現貧困戶、苗木產業戶均增收1330元;實施中苗留圃,通過扶貧支持培育,新增精品大苗38畝,獲政府補貼資金9.5萬元,戶均收入970元;在中蜂產業上,充分利用春夏秋三季植被品種多樣,漫山遍野山花爛漫的自然條件,通過培育中蜂養殖示范村建設,引進源蜂805箱,培育100箱以上中蜂養殖大戶1戶,50箱養殖大戶2戶,全村建檔立卡戶中養殖中蜂30戶;緊盯市場發展趨勢,開通農村電商服務平臺,通過網絡銷售手工藝品和土特產等涉農產品,促進涉農產品銷售,增加農民收入,注冊成立了源蜂養殖服務有限公司,引進中蜂150箱,持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持續加大勞務輸出和技術扶持力度。2016年以來,工作組與固原市勞動就業中心加強溝通聯系并搭建微信平臺,為蘇堡村的各類車輛司機、電焊工及泥瓦工等60多人實現再就業;及時關注市、縣勞動力轉移政策,在村內積極宣傳,倡導青年外出務工,先后有12人到西藏公路隧道務工,11人到新疆摘棉花,15人到青銅峽分公司工作;開辦“農家書屋”,購置種植、養殖科技圖書,普及提高村民農業技術知識;因地制宜,先后多次邀請固原市科技局種植和養殖專家,舉辦4期樹苗種植與黃牛養殖技術培訓,培訓村民達500人次,幫助解決村民在種植、養殖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不斷提升村民科學種植、養殖技能。
隨著脫貧項目的持續實施,蘇堡村人均純收入一年提升一大步,2014年4880元、2015年5260元、2016年5800元。
為更好發揮黨組織的引領示范作用,工作組和村“兩委”班子及57名黨員,按照“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要求,加強村村黨支部陣地建設,發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率領村民全力以赴增收致富奔小康。2016年蘇堡村黨支部被評為三星級黨支部。今年七一,又被涇原縣確定為黨建促脫貧示范點。
與此同時,工作組和村“兩委”班子還將改善民生、和諧發展納入“美麗鄉村建設”統一規劃,按照鄉村建設“通路、通水、通信息、通廣播電視、通客車;有增收的支柱產業、有經濟合作組織、有綜合服務網點、有文化體育活動場所、有標準衛生室、有集體經濟收入、有團結辦事的兩委班子、有駐村工作隊”為主要內容的“五通八有”標準,新建了農村社區、衛生室和文化廣場,實現道路硬化、自來水入戶、安全住房全覆蓋、太陽能路燈安裝等一系列惠民設施;同時,工作組針對蘇堡村適齡兒童入學狀況,在全公司發起“點燈•圓夢”愛心助學倡議,招募愛心人士,2016年對20名貧困學生開展“映山紅”一對一愛心助學,2017年將新增10個助學名額;改造提升農村老飯桌,為16名留守及孤寡老人解決了伙食問題,實現老有所依,對10戶無勞動能力戶定期到家中慰問并帶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綠化、美化村莊主干道和農戶房前屋后環境,營造了宜居、宜業的美好環境。 2017年,通過駐村工作組和村兩委的不懈努力,蘇堡村被評為固原市脫貧攻堅先進村和固原市民族和諧示范村。
任務重必須勇擔當,困難多更需再加力。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大幕已經拉開,寧夏能源鋁業還將繼續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工作,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