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特稿
3月,寧東大地乍暖還寒,在這濕寒而溫潤,萬物復蘇的季節里,寧東分公司50余名黨員、團員、青年,迎來了又一個“雷鋒日”。激情飽滿的志愿者們高舉著團旗,沿著雷鋒同志的足跡,奮戰在生活區和鑄造車間的灰渣場地上,用實際行動弘揚著雷鋒精神和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
為全面貫徹十九大精神,緊密圍繞黨政工作大局和社會、青年的需要,弘揚雷鋒精神,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引導廣大青年在無私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履行社會責任,分公司團委立足企業生產和員工生活實際,決定開展“弘揚傳統美德,共建美麗寧東”為主題的志愿者服務活動。
志愿者活動分為兩部分同時進行,一部分團員青年配合后勤服務部維修班修繕公寓樓宿舍和樓道照明;一部分團員青年在鑄造車間灰渣場分撿鋁灰。
分公司工會主席白懷寧得知志愿者服務活動的信息后,第一個報名參加活動。凈化車間的馬微主動承擔起了公寓樓宿舍燈具報修的統計和任務分配工作,各團支部負責人更是積極統計本單位信息和安排休息的團員青年參加活動。后勤服務部接到活動通知后,第一時間對人員作出了安排,物業維修班的共產黨員肖京紅第一個報名參加活動。
8點20分,志愿者服務人員開始集結,機關的團員青年在白懷寧的帶領下來了,電解三車間黨支部書記何生平帶來團員青年來了,組裝、焙燒、鐵路工廠站、供應部的團員青年來了。電解二車間的團支部負責人李彩云帶著團員青年來了,敖紅的雙眼一臉倦意,當大家得知他熬了一夜零點又來參加活動時,執意拒絕他參加活動。李彩云在退出隊伍的時候,告訴同事,多拍謝照片發給他,他要制作“美篇”在微信群里宣揚分公司團員青年的事跡。
集結號吹響,戰斗即打響。由后勤服務部、維修車間、電解車間組成的4個維修組領取任務后,直接奔赴各自的責任區開始公寓樓宿舍及樓道的燈具的修繕工作;由機關、凈化、運輸、電算站等13個單位組成的鋁渣撿拾組扛著團旗,在白懷寧的帶領下直接奔赴鑄造車間灰渣場。
這是一曲青春的贊歌也是一曲新時代傳承和踐行雷鋒精神的贊歌。后勤服務部物業維修班負責材料的供給工作。維修二組由物業維修班電工肖京紅帶隊,他與兩名志愿者按照報備的宿舍,扛著梯子樓上樓下地奔波。修好燈具后依然問有沒有其他需要維修的,門把手壞了,他們更換門把手,插座壞了,他們修理插座。4個志愿者維修隊在公寓樓留下了堅實的足跡,服務者的辛勤勞動不僅得到了員工的贊許,其精神也感染著其他員工。9號樓的保潔人員看著樓上樓下奔波的志愿者們,主動幫志愿者抬梯子。公寓樓的燈亮了,照亮了員工的心房也照亮了志愿者們的身影和精神,同時也播種下雷鋒和志愿者精神的種子。
灰渣場地上,寒風陣陣,團旗烈烈,志愿者們用行動現場傳唱雷鋒之歌,爭做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傳人。白懷寧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頭,各車間的志愿者們頂著鋁灰刺鼻的氨氣味和隨風飄舞的灰塵雨,一字排開,用齒爬一寸一寸地爬開灰堆,分揀人員手提渣桶層層推進,不放過任何一粒鋁渣。腿蹲麻了,腰彎酸了,就站起來捶捶腰,踢踢腿,緩解一下后就繼續投入戰斗。何生平說:“刮風就意味著降溫,但志愿者們的熱情絲毫沒有降低。志愿者們實在凍得受不了了,就去新傾倒的灰渣堆前,利用灰渣的余溫取暖,看著既心痛又感動。”
“戰地黃花分外香。”李媛、王娟、馬微,巾幗不讓須眉,同大家一同認真分揀著鋁渣,因為她們知道,自己多一份付出,企業就多一份收益。白懷寧說:“希望通過活動,引領分公司團員青年踐行雷鋒精神,立足工作崗位,用勤勞和汗水多為車間、班組獻計獻策,解決生產難題,助力公司健康發展。”
辛勤的勞動必然結出豐碩的成果。志愿者們團結協作,經過半天的努力,4個維修組共計更換職工宿舍、樓道照明118處,分揀組分揀鋁渣1.5噸。不僅用行動詮釋了雷鋒精神,而且為員工營造了舒適和諧的生活環境,為企業增資降耗做出了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