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故事
清晨起床,我像往常一樣外出跑步,就在打開宿舍樓大門的那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原本已經氣溫回暖,萬物吐綠,繁花盛開的春天,昨晚一夜間卻悄悄降臨了一場雪。四月的雪似乎給這春天光景掩了一層白色而神秘的面紗,在這層面紗下隱隱可見粉紅的桃花,新綠的嫩芽,放眼望去,遠處的山巒白雪皚皚,再遠處便是清澈明凈的天空!我想,這應該是大自然送給春天的驚喜吧!忽然,一陣冷風迎面吹來,我凍得直哆嗦,不自覺地收緊衣裳,卻毅然出門,晨跑。
今年年初,我做了一個參加馬拉松比賽的計劃,我還清楚地記得,當我將這個計劃告訴母親的時候,她驚訝的難以置信的眼神,那時她正在廚房做飯,聽到我的話,手里的勺子停頓在了半空中,愣住了,許久才反應過來,認真且憂心忡忡地問我:你覺得你能行嗎?我告訴她:行與不行,試過了才知道。
在時間的長河里,我似乎一直不熱衷于運動,尤其上了初中之后的一段時間里,更為明顯。記得在小學六年級的夏天,雨后的下午,我和小伙伴在后院跳遠。當我們興致勃勃地比著誰可以跳的更遠的時候,意外發生了。夏天的雨后,地面苔蘚斑斑,加之跳遠的過程沖勁較大,腳下打滑,我摔了一跤。那刻劇痛難忍,后經確診,膝蓋粉碎性骨折了。父母覺得女兒還小,擔心萬一留下后遺癥,于是幾乎跑遍了當地所有醫院,托親戚找關系,試圖找個好大夫給他們的女兒做手術,這個過程讓他們操碎了心。對我而言,那段焦頭爛額的時光里,記憶里充滿了各種藥水味,恐懼感以及康復訓練過程的挫敗感。在那之后的將近兩年的時間里,當我跑起來或走的快點,腿部膝蓋會感到疼痛,會讓我的奔跑看起來像個瘸子,我害怕運動,害怕上體育課,害怕體能測試。這種畏懼感伴隨了我很長時間。
我曾以為,我可能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奔跑、跳躍了,然而就在一天,當我對所有的嘲笑充滿了無比的憤慨,對自己所有的退退縮縮的行為再也無法忍受,自我感覺差到了極點,一天放學回家后,在家里我“肆無忌憚”地大哭不止。父母被嚇著了,安撫我的情緒后,語重心長地說到:孩子,勇敢地像以前那樣蹦蹦跳跳吧,不要擔心摔跤,你不可能每次都那么倒霉。
父母的鼓勵及內心爆棚的自尊心壓制過了奔跑時候的疼痛和不適,發自肺腑地希望自己和其他同學一樣,不要再因為自己走路或跑步的異樣而被嘲笑。那一年,我拒絕了父親每天的接送,腿部的不適也使得家人拒絕我騎自行車上學,于是,我選擇自己走路上學。那時,學校離家其實并不遠,自行車大概10分鐘,但第一次我卻走了將近2個小時,走走停停,眼看著就要遲到了,可是那位姑娘的的腿就是不聽使喚,寸步難行,有想過放棄,可是又有一個聲音告訴她:走的慢不要緊,今天,只要你堅持走下來了就是勝利。路過的熱心腸的路人,紛紛停下來,小心地詢問那個行走不便的女孩,“你要去哪里,我捎你一程吧”,那個女孩抬起頭抹掉額頭的汗珠,卻倔強地搖頭。就那樣,那位姑娘從春意盎然的春天,走到了烈日炎炎的夏季,之后是秋風蕭瑟的秋天以及特別漫長而寒冷的冬…那一年她堅持了下來。從一開始走3分鐘就要歇息5分鐘,到后來,走了10分鐘都不用再休息,再到后來,我走的更快,直到跑了起來。我想,這就是成長吧。成長的過程不會讓我們非常舒服,會有疼痛,汗水和淚花。同時,我亦明白,有些事情你不嘗試的話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
后來,上了高中住校,就再也沒有那么積極地跑步運動了。轉眼至今,而立之年,經歷了生活的洗禮后,偶然從好友微信朋友圈里得知許多朋友們參加了馬拉松比賽,何等的讓我羨慕呵!而我又想,與其羨慕能堅持跑下馬拉松比賽的人,還不如自己去嘗試一次吧。所以年初,我寫了跑步計劃,試圖比少年時的我更積極地奔跑,更用心地堅持一件事情。從設定了這個目標開始,我每天6點出門,跑步1小時,風雨無阻。
今天下雪了,在我跑步的過程,盡管小心翼翼,還是未能幸免于滑倒。不過,我想,“滑倒”這件事本身并部可怕,可怕的一個人“滑倒”了一次,就否定了自己沒有奔跑的能力,就不愿意再次嘗試“奔跑”。今天早上,我完成了今天的跑步任務。在跑步回來的路上,太陽緩緩升起,輕盈的晨光灑滿在小路上,在路邊,我看到一群小鳥飛來,歡喜地啄食路邊露出雪地的干草穗頭,而我也看到,在這干草的底端,那一叢叢新綠的芽兒,已悄悄地戳破雪層,努力成長。
四月的雪阻止不了一個人的堅持,更阻止不了春天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