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風采
2月14日,本應該是執子之手、陪伴家人的日子,小董卻在清晨5點就起床了。他隔著窗戶看了一眼睡夢中的妻子和女兒,然后動身趕往虹橋機場,開始他居家隔離后的首次執飛任務。
小董的大名叫董優優,是東方航空上航飛行部的飛行員,飛行年齡超過10年。他的妻子小倪是國家電投集團鋁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鋁業國貿”)的財會人員。
回想起這次居家隔離的日子,小董深有感觸,他希望疫情早日結束,也深刻意識到自己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此前,2月6日,小董接到上航飛行部通知,說他1月底執飛的某次航班上有位乘客確診,他需要居家隔離。
那次航班的情景歷歷在目。
那是大年初五。小董注意到,以往春運期間熱鬧的場面不見了,機場往返乘客明顯減少,“那次航班總共才20多人,這個數量在往年是不可能出現的。”
此前,隨著疫情形勢日趨嚴峻,各大航空公司紛紛調減航班,將更多精力用于運送醫護人員和醫療物資,大年初二東航還有3800多名飛行員在執飛,初五那天近4000人,顯然是在支援抗疫。飛行員紛紛請戰。小董也不例外,但未獲批準。飛行部領導告訴他,抗疫是全方位的,按照公司統一部署做好飛行工作,就是對抗疫的最大支持。
小董執飛的是之前確定的航班任務。沒想到這次航班有乘客事后被確診。按照東航公司要求,小董自覺地“在家好好自我隔離”,每天上下午自測體溫并向公司報備。
對居家隔離的飛行員而言,確保隔離結束后能立即重返工作崗位才是最重要的,才能為后續抗疫工作貢獻力量。為此,小董幾乎是把居家隔離變成居家辦公,開始了另外一種形式的忙碌與充實。雖然工作場所變化了,但工作狀態始終“在線”。他密切關注疫情動態,堅持體能訓練,在東航內部APP上一遍遍熟悉飛行程序、做飛行答題,還研究飛行案例分析原因。“思想上不能有任何松懈,還要有良好心態和體能,身心時刻保持飛行狀態。”
小倪對此并不擔心,“沒啥怕的”。她對他有足夠信心。她知道還有其他飛行員也因為同樣的原因在居家隔離,相信他們也都能重回工作崗位。
她一直希望小董能多陪伴自己和女兒,沒想到這次居家隔離竟然是最近為時最長的一次。惟一的遺憾,是因為居家隔離,小董沒能背著女兒做俯臥撐,那本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經典節目,卻只能留待下次了。
小董也和小倪一樣感受到來自鋁業國貿的溫暖。1月底,鋁業國貿黨委書記、總經理、應急指揮部指揮長丁江濤專門委托應急辦公室慰問他們一家子。小倪告訴他,疫情發生后,她所在的國家電投集團出資出人,電力直供武漢戰“疫”前線;鋁業國貿第一時間啟動一級響應,全力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關心抗疫一線的員工家屬。
他們深深感到自己這個三口之家,依托的既是國家電投、東方航空兩家加在一起超過22萬員工的大家庭,更是舉國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的信心和決心。
因為所飛機型的航班任務較重,那次執飛之后,小董就做好了時刻待命的準備。特殊時期,舍我其誰?他從未如此深刻地理解這份工作賦予的責任,也從未如此強烈地感受到這份工作的呼喚。
此刻,當他坐在飛往長沙的客機的駕駛艙,他就從一名丈夫、一位父親變為一個為抗疫保駕護航的戰士。他堅信,疫情過后,所見之人皆平安健康,所到之處皆空氣清新,歲月靜好。(艾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