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動態
“汽耗降了、電耗降了、循環效率高了,車間生產指標綜合評比連續四個月名列公司第一,套管堿洗的技術攻關真正見效了。套管堿洗后機組運行周期最長較以往延長27天,截至7月底,堿洗套管改造已累計降低成本約116萬元。全年預計溶出倒組次數可減少3次,節省檢修、人工、材料等費用約360萬元。”八月份的黨支部會議上,聽著來之不易的成績,鋁電公司山西鋁業壓溶一車間黨員攻關組的同志們抹一抹臉上的汗水,心里樂開了花。
今年初,山西鋁業全面發動打響“百元降本”攻堅戰。作為一期兩條拜耳法氧化鋁生產線的核心,壓溶一車間重任在肩。自投產以來,一期生產采用的是世界上95%的鋁業公司都在使用的高溫法生產氧化鋁技術,多年來生產工藝持續優化,技術相當成熟、運行非常穩定。按照正常思路來講,各項生產指標再有大幅提升是難上加難。
面對將近20年的老設備、老工藝,朝哪個方向發力?從哪個關鍵點突破?用什么辦法攻關?一系列的難題擺在眼前,這讓壓一車間黨支部班子犯了難。
“好上加好確實難,但它就是‘婁山關’‘ 臘子口’,咱們也要往下攻。”車間黨支部負責人吳慶君做了戰前動員。任務領了,目標定了,那就橫下心來想辦法。
黨支部成立“黨員提質增效攻關組”,重新梳理車間整個生產流程,開始了難題攻關。通過排查發現,溶出機組受設計工藝限制,預熱套管長期運行后,夾層結疤嚴重,影響換熱效果的同時,造成生產耗能浪費,嚴重影響生產指標優化。根據攻關組前期測算,如果解決該問題,就能極大地降低汽耗、電耗,全周期保證溫度,保障溶出效果,提高循環效率,延長溶出倒組周期,降低生產成本。
找到癥結,攻關組的同志們分頭查閱文獻、對標考察、采集數據、找專家論證,經過一個多月的奔波,在碰頭會上,同志們亮出了各自的“收獲”。
“如果再用換管、酸洗的老辦法處理,只能清理套管內管的結疤,對于夾層內的結疤無效果。把里面的管道抽出來換,半年到一年又會結疤,而且換熱效果差,成本太高。”
“通過查閱資料,咨詢設計院,找專家交流,理論上可以采取堿洗套管的方式進行改造,但目前為止沒有操作實踐,咱們要干就得摸著石頭過河。”
“堿洗結疤會不會掉下來堵塞管道,造成生產事故?”
“我們到同行業的廠家對標時,告知方法可行,但給予的指標參數又不切合實際。” ……
“沒有現成的辦法、經驗,我們實事求是、自力更生;存在事故風險,我們全力控制、共同承擔。要想突破瓶頸,唯有錨定目標搞創新。”支部會上大家統一了思想,立即進入實干狀態。
為把堿洗風險控制到最小范圍,攻關組的同志在提前做好應急預案的情況下,在實驗室先洗一節進行試驗,觀察效果。論證方法可行后,循序漸進,從一根到一級8根,再到二級同時洗。目前,車間利用倒組間隙已經將溶出四套管全部清洗了一遍,而且在作業期間未發生任何影響生產和安全的事件。在不斷的摸索、實踐中,同志們掌握了濃度、溫度控制等關鍵數據,建立了一套屬于自己的溶出套管夾層堿洗標準。
“敢于創新、自力更生、團結擔當是車間黨員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到的智慧和力量,也是攻關工作取得突破的精神‘火炮’。我們要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持續轉化為攻堅克難的動能,錨定目標奮力前行。”話語間,支部帶頭人吳慶君的目光自信而堅定。
山西鋁業 高舒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