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風采
--鋁電公司2020年度勞動模范魏曉紅
“領導把任務交給咱,咱就必須干好。”這是魏曉紅常說的一句話。作為生產技術部黨支部副書記、副主任,他深知重任在肩,始終把現場當作戰場,統籌謀劃,身先士卒,帶領技術人員攻堅克難,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諾言。
攻堅克難中的拼命三郎
2020年初,山西鋁業制訂了“翻車機最佳工況運行”重點項目。萬事開頭難,此項工作在開展初期就遇到了翻車機故障頻發,生產與檢修單位配合不緊密,礦石應該怎樣倒運及堆存才能降低費用等一系列問題。“事雖難,不為不成。”魏曉紅迅速行動,會同相關單位將年度目標任務分解細化,并針對生產中的難點進行技術攻關,有效解決制約翻車機運行效率問題。
二期磨頭倉、原料堆場、翻車機下、皮帶走廊、火車道股旁等區域常常能看到他跑上跑下、來回穿梭的身影。經過實地查看、現場指導和多方協調,逐步與相關單位完善和制定了翻車機經濟運行作業細則、翻車機接卸系統運行及檢修統籌作業方案。本以為事情告一段落,然而一個個問題又接踵而來,在調度晨會上聽到車間匯報篦子堵料、直線振動篩通過性差、低溫線斷料頻繁、輸送皮帶撒料嚴重等情況,致使翻車機不能正常作業,影響正常生產組織時,他又坐不住了,跑到現場了解情況,研究對策,與技術人員根據現場實際問題逐一制定整改計劃,并落實整改責任人和整改時間,確保問題得到真正解決。
魏曉紅經常跟同事們說,我們缺少的不是應對困難的方法,而是面對困境的勇氣,解決困難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凡事要想到前面,通過提前謀劃盡可能多的把困難規避掉更是我們應該做的。他協助車間共同完善了員工培訓制度、翻車機作業競賽方案,并將卸車效率、作業標準、巡檢標準納入JYKJ考核,提高員工現場操作水平和生產的融合度,進而減少運行中皮帶跑偏調整、堵料、切換流程等對生產的影響。憑著這股拼命干事的勁頭,影響翻車機效率的攔路虎逐項被攻克。
原料車間陳建忠主任說起他,不由的感慨:“幸虧有魏主任在各個車間來回協調,將大家擰成了一股繩,他就如一名睿智的工程師,將原本一個個繁雜、無序的零部件準確、快速組裝成一臺動力強勁的發動機,并調試和激發出各個零部件的真正作用,最終爆發出強大合力。”
2020年,翻車機提前67天完成了“7+20”最佳工況接卸任務,日最高翻車量由208車提升至301車,月最高接卸量提升了14.5萬噸,累計193天未發生人工卸車費用。
生產調度中的一把好手
在工作中,魏曉紅始終把低成本、降消耗牢記在心,和同事們組織制定了電能、蒸汽定額管理制度,通過細化計量區間與樹立標桿值,持續壓降生產用電、用汽。
針對原先生產中過多關注產量能否完成,而用電、用汽管理較為粗放的問題,他協調組織設備檢修部、電儀檢修車間、發電運行車間實現各單位用電獨立計量,實現用電量化。他對各單位全部設備用電負荷進行梳理,確定主體設備最佳運行模式,在對設備啟停有直觀、準確的判斷后,通過樹立標桿值,拿出了各單位的用電負荷標準,最終將用電負荷量化為攻關項。蒸汽使用也是采取同樣的思路將其列為攻關項。
錨定了目標,行動是關鍵。魏曉紅和調度系統的同事們統籌協調指揮,加強監督管控,一臺設備能滿足生產需求不允許兩臺設備同時運行;蒸汽量能達到溫度及壓力的控制要求后,不能額外多去使用;加強堿洗規范性和工藝紀律檢查力度,最大限度控制蒸汽量、用電量,杜絕蒸汽浪費、設備空轉現象;依托技術指標全時段管控、四值競賽、小指標競賽、臺時產能跟蹤與監督等措施,逐月縮小了標桿值范圍,減小用電、用汽,壓降生產成本。
在電能、蒸汽定額管理制度剛剛實施時,出現很多不理解和反對的聲音,甚至有些人說道:“以往那樣干也沒見出什么事,現在瞎折騰什么,讓咱們累夠嗆”。調度中心內部也存在著不理解的聲音,因為以往未接觸此事,開始階段付出了努力,成效卻不明顯。那些日子,魏曉紅經常跟大家談心,加油鼓勁,使大家樹立了信心。后續的工作中,大家集思廣益、不斷摸索、邊干邊思考邊總結邊完善。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0年生產電耗、汽耗完成值同比降低了8.73KWh/t.Ao、0.16t/t.Ao,創近年來最好水平,為公司極限降本、提質增效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每一個忘我奮斗的人,都能成就夢想。每一位勞模都是企業員工心中的旗幟。魏曉紅,十來年如一日拼搏奉獻,把最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企業,憑著自己的執著和實干精神,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的同時體現了鋁電人的責任和擔當。(劉衛強)